该书是一本以数字来解读广西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图书。第一部分在运用大量数据说明广西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重点解剖了65年来壮乡与全国、特别是与兄弟省区对比后存在的差距。第二部分根据壮乡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存在的不足,结合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笔者浅说几句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如何紧紧依靠党中央,充分利用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法规和充分发挥海陆与东盟相邻的地缘优势,写好灿烂明天壮乡的文章。
目录
第一章 广西的人口状况
第一节广西的人口约占全国的35%
第二节广西的人口在5个自治区中人数最多、少数民族
人口最多
第三节广西的人口在5个人口接近省区中居第二
第四节广西的人口在6个相邻省区中居第三
第五节广西的人口在9个民族省区中居第二
第六节广西的人口在9个边疆省区中居第一
第七节广西的人口在西部12个省区中居第二
第二章广西的经济规模
第一节翻天覆地的巨变
第二节广西的经济总量占全国的22%
第三节广西的经济总量、人均数是排在最前三省份的26%
第四节广西的经济总量、占比与排在最后的三省区相比距离缩小
第五节广西的经济总量与紧挨的前三省份相比:你追我赶,
我赶你追
第六节广西的经济总量与紧挨的后三省份相比:你后我前,
你前我后
第七节广西的经济在5个自治区中总量第二、人均第四
第八节广西的经济在5个人口接近省区中总量第四、人均第四
第九节广西的经济在6个相邻省区中总量第三、人均第四
第十节广西的经济在9个民族省区中总量第三、人均倒数第四
第十一节广西的经济在9个边境省区中总量第四、人均倒数第三
第十二节广西的经济在12个西部省区中总量第四、人均倒数第四
第三章广西的财政收支
第一节快速做大的财政蛋糕
第二节广西的财政占全国收入的115%、支出的18%,
人均收入的334%、人均支出的508%
第三节广西的财政在5个自治区中收支额均第二,人均收支
皆为第五
第四节广西的财政是全国前三甲省份总收入的20%、总支出的
40%,人均收入的16%、人均支出的27%
第五节广西的财政与排在最后的三省区相比人均收支跌至“后三”
第六节广西的财政与紧挨的前三省区相比收支总额和人均要想
追上较难
第七节广西的财政与紧挨的后三省区相比收支被赶超明显,人均
收支跌到“后三”
第八节广西的财政在5个人口接近省区中收支最少、赶追乏力
第九节广西的财政在6个相邻省区中收支总额均第三、人均收支
皆最少
第十节广西的财政在9个民族省区中收支总额均第四、人均收支
皆倒数第一
第十一节广西的财政在9个边境省区中收入总额第四、支出总额
第五,人均收入倒数第二、人均支出倒数第一
第十二节广西的财政在西部12个省区中收支总额第六,人均
收支倒数第二、第一
第四章广西获得的中央资金
第一节相关的财税术语
第二节广西获得的中央资金占全国的33%、人均占92%
第三节广西获得的中央资金在5个自治区中总量第二、
人均不到一半
第四节广西获得的中央资金在5个人口接近省区中总数第二、
人均第四
第五节广西获得的中央资金在6个相邻省区中总量第三、
人均第五
第六节广西获得的中央资金在9个民族省区中总量第四、
人均倒数第二
第七节广西获得的中央资金在9个边境省区中总数第四、
人均倒数第一
第八节广西获得的中央资金在12个西部省区中总数第四、
人均不到44%
第五章广西的全社会投资
第一节广西的全社会投资额占全国的2%
第二节广西的投资在5个自治区中总量第二、
增幅走势最低
第三节广西的投资在5个人口接近省区中总额第四、增速第二
第四节广西的投资在6个相邻省区中总量第三、增速第四
第五节广西的投资在9个民族省区中总量第三、增速倒数第二
第六节广西的投资在9个边境省区中总量第三、增速倒数第四
第七节广西的投资在12个西部省区中总量第四、增速倒数第三
第六章广西的农林牧渔
第一节广西的农林牧渔总产值占全国的35%
第二节广西的农林牧渔在5个自治区中总量第一、增速第四
第三节广西的农林牧渔在5个人口接近省区中总量第二、
增速第四
第四节广西的农林牧渔在6个相邻省区中总量第三、增速第四
第五节广西的农林牧渔在9个民族省区中总量第二、增速
倒数第二
第六节广西的农林牧渔在9个边境省区中总量第三、增速
倒数第二
第七节广西的农林牧渔在12个西部省区中总量第二、增速
倒数第二
第七章广西的工业企业
第一节广西的工业户数、资产、收入分别占全国的155%、
147%、138%
第二节广西的工业在5个自治区中户数最多,
户均资产最少、收入第三
第三节广西的工业在5个人口接近省区中户数第四,
户均资产、收入皆第二
第四节广西的工业在6个相邻省区中户数第三,
户均资产第五、收入第二
第五节广西的工业在9个民族省区中户数第二,
户均资产倒数第二、收入倒数第五
第六节广西的工业在9个边境省区中户数第二,
户均资产倒数第一、收入倒数第三
第七节广西的工业在12个西部省区中户数第三,
户均资产倒数第二、收入倒数第五
第八章广西的进出口额和社会零售量
第一节广西的进出口和零售额分别占全国的073%和21%
第二节广西的进出口和零售额在5个自治区中
进出口最多、增速第三,零售第一、增速第四
第三节广西的进出口和零售额在5个人口接近省区中
进出口倒数第二、增速第一,零售量、增速均第三
第四节广西的进出口和零售量在6个相邻省区中
进出口、增速均第二,零售第三、增速第五
第五节广西的进出口和零售量在9个民族省区中进出口第二、
增速第四,零售第二、增速倒数第二
第六节广西的进出口和零售额在9个边境省区中进出口第三、
增速第二,零售第四、增速倒数第五
第七节广西的进出口和零售额在12个西部省区中进出口第三、
增速第五,零售第三、增速倒数第二
第九章广西的上市公司
第一节广西的上市公司是全国户数的12%,市价总值的06%
第二节广西的上市公司在5个自治区中户数第二,
户均市值第四
第三节广西的上市公司在5个人口接近省区中
户数第三、户均市值最少
第四节广西的上市公司在6个相邻省区中户数第三、
户均市值最少
第五节广西的上市公司在9个民族省区中户数第三、
户均市值倒数第二
第六节广西的上市公司在9个边境省区中户数第三、
户均市值倒数第一
第七节广西的上市公司在12个西部省区中户数第四、
户均市值倒数第二
第十章广西的存贷款余额
第一节广西的存贷款余额占全国的18%以下,
增速、存贷比略高于均数
第二节广西的存贷款余额在5个自治区中总量皆第一,
增速存第二、贷倒数第一,存贷比第三
第三节广西的存贷款余额在5个人口接近省区中总量存倒数
第一、贷倒数第二,增速第二,存贷比第三
第四节广西的存贷款余额在6个相邻省区总量均排第四,增速
存第三、贷第四,存贷比排第四
第五节广西的存贷款余额在9个民族省区中总量均第三,增速
存第四、贷倒数第三,存贷比倒数第四
第六节广西的存贷款余额在9个边境省区中总量均第三,增速
存第四、贷倒数第四,存贷比第四
第七节广西的存贷款余额在12个西部省区中总量均排第五、
存贷比倒数第五
第十一章广西的居民收入
第一节广西的居民人均收入是全国的89%
第二节广西的居民收入在5个自治区中收入第二、增速第四
第三节广西的居民收入在5个人口接近省区中
收入第四、增速最低
第四节广西的居民收入在6个相邻省区中收入
第四、增速第五
第五节广西的居民收入在9个民族省区中收入
第三、增速倒数第二
第六节广西的居民收入在9个边境省区中收入
第四、增速倒数第二
第七节广西的居民收入在12个西部省区中收入
第三、增速倒数第三
第十二章广西的教育
第一节广西的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是全国的57%
第二节广西的每万人大学生数在5个自治区中排第三
第三节广西的每万人大学生数在5个人口接近省区中排第四
第四节广西的每万人大学生数在6个相邻省区中居第四
第五节广西的每万人大学生数在9个民族省区中列第四
第六节广西的每万人大学生数在9个边境省区中倒数第四
第七节广西的每万人大学生数在12个西部省区中居第七
第十三章广西的医疗卫生
第一节广西的每千人拥有医护人员和床位数分别比全国少
026人和042张
第二节广西的每万人拥有医护人员和床位数在5个自治区中
均排第五
第三节广西的每万人拥有医护人员和床位数在5个人口接近
省区中人排第三、床位居第五
第四节广西的每万人拥有医护人员和床位数在6个相邻省区中
均为第五
第五节广西的每万人拥有医护人员和床位数在9个民族省区中
人列倒数第三、床位列倒数第二
第六节广西的每万人拥有医护人员和床位数在9个边境省区中
人居倒数第二、床位列倒数第一
第七节广西的每万人拥有医护人员和床位数在12个西部省区中
人列倒数第四、床位列倒数第二
第十四章广西的养老保险
第一节广西的养老保险人数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
第二节广西的养老保险在5个自治区中人数占比和
人均基金均为第四
第三节广西的养老保险在5个人口接近省区中人数占比
第五、人均基金第三
第四节广西的养老保险在6个相邻省区中人数占比最低、
人均基金第四
第五节广西的养老保险在9个民族省区中人数占比倒数
第二、人均基金倒数第四
第六节广西的养老保险在9个边境省区中人数占比倒数
第二、人均基金倒数第四
第七节广西的养老保险在12个西部省区中人数占比倒数
第二、人均基金倒数第四
第十五章广西的旅游
第一节广西的旅游占全国入境人数的16%、收入的18%,
国内游客的56%、收入的37%
第二节广西的旅游在5个自治区中入境人数与收入、
国内游客与收入均最多
第三节广西的旅游在5个人口接近省区中入境人数与收入
第四、国内游客与收入第五
第四节广西的旅游在6个相邻省区中入境人数与收入第三,
国内游客与收入第五
第五节广西的旅游在9个民族省区中入境人数与收入
第二、国内游客与收入第四
第六节广西的旅游在9个边境省区中入境人数与收入
第二、国内游客与收入为第三
第七节广西的旅游在12个西部省区中入境人数与收入
第二,国内游客与收入第四
说在后尾
陆昌珍,长期在政府部门工作,有百余篇70多万字文稿被《经济日报》《中国财政》《财经参考》等10多家报刊杂志电台电视采用。《财政困难与出路》《财力结构分析》《政府债务与财政风险》等10多篇报告或文章获省级财政重点课题一、二等奖。《财源建设理论与实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ABC》,于1997年和2012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与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
写在前面
工作32年,11680天。不变的是,每天几乎都与1、2、3、4、5、6、7、8、9、0这几个数字打交道,算加减、玩乘除;变的是,由参加工作时拨起来噼噼啪啪响个不停的小算盘,过了几年换为按起来嘀嘀响的小计算器,到后来是不断更新换代的计算机。
近一年来,经过对无数个1、2、3……8、9、0这些看起来枯燥无味其中却隐含着各种内容的数字搜索收集、提取加工、排列组合、计算剖析、评断书写,到今天,这本主要以数字话说广西的名为《壮乡的昨天和今天》的小书终于得以串连成串、付梓印刷了,心里着实有些欣慰。
之所以写这本以数字话说广西的书,起源于自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壮族的一分子。作为壮家的一员,早就想写一本与故乡有关的书。一是借以让自己记得自己虽早已大体被同化、甚至连本族语言基本上也不会说更不会写、穿着生活起居和汉族人也没什么两样,但血管里仍然是流淌着壮族血液的一员。壮族,是我国56朵民族之花中的第二大朵,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现已分布在全国各省份,主要居住在广西、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地。其中居住在广西的壮族人口就有1500多万。著名的代表人物有:山地战开山鼻祖桀骏,建“大历国南天国”侬智高,抗倭英雄瓦氏夫人,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桂系首领陆荣廷,两广总督岑春煊,红七军师长韦拔群,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韦国清、甘苦,全国政协副主席李兆焯、马飚,自治区政府主席覃应机、陆兵、陈武,体操运动员李宁,歌唱家韦唯等。二是在生我养我、培育我成长的这块土地上享受着人生的同时,作为在本土工作多年的我,回眸这些年来工作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所见所闻,内心深处似有个天使拿着鞭子驱赶着自己要写一本故土特别是经济社会方面的书,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壮族以外的民族、广西以外的兄弟姐妹们更多地知晓壮乡,在欣赏陶醉于美丽的八桂大地之时,更加全面、具体地了解真实的壮乡,更能从内心深处、在具体行动上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建设发热尽力,让广西的明天更美好!
之所以写这本以数字话说广西的书,起感于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财政条款修改的座谈与同行、老师、同学的关怀怜爱。1999年,组织安排我参加由财政部在拉萨举办的仅有十几个人与会的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有关财政条款的座谈会。在一周多的时间里,我不但有机会在西藏多处走访,还尽情领略了青藏高原醉美的自然景观和原汁原味的人文风景,更让我在浓厚的藏俗环境中静下心来认真研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聆听了专家们对民族区域自治条款的精湛释析,同时也让我这个歌唱爱好者在白雪皑皑、高耸入云的青藏高原,身临其境地学会了当时刚刚传唱的《青藏高原》,更高兴的是还让我将自己以1990年至1998年的广西财政状况结合民族区域自治这部法律写成的《广西财力结构的分析评判》与与会者分享,回来后这篇10万字的报告还摘登在《广西财政》1999年第6、7、8期上。2012年,党组织又派我到自治区党校第21期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培训班学习。开学的头两天,在45名处级同学的投票下我被选为班长,随之又被推选为学员委员会副主席兼生活部长。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我与来自区直单位及各市县包括汉族在内的多个民族的同学们一起,在这个大集体中共同度过了非常难忘的时光,在我倡议的“人人都是班长”的班级管理服务机制下开展着生动有序而又丰富多彩的各项学习活动,得到了校领导的充分肯定,引起了区党委组织部的关注。两次代表班上向自治区党委危朝安副书记(校长)和自治区党委常委、政府常务副主席(院长)黄道伟等领导汇报。加上当年读书以及平时系统内举办的上财、中财、复旦、清华、北大等的短期培训班,我被选任为班长数起来已有好几个了。在每每遥念起青藏高原上那美好的片花或偶时翻阅着党校每个同学在《值日班长记录》本上留下的那原始的多彩手笔时,更激励着我有义务和责任去写一本与少数民族有关的书,来感谢组织与同行、老师与同学,来安抚自己那颗跃动的心,来体现团结和谐、其乐融融的中华大家庭56个民族的所有人们共同生活、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工作、共同富裕、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情景。
之所以写这本以数字话说广西的书,起源于自己闲时随性、忙时即性挥涂的坏习。于是乎,才有了这300多天来昼夜冥思苦想、键盘乱舞的折难,挑战着友人对我说的“不可能”(仅数据的搜集整理就难度非常高,时间跨度长、涉及范围广、计算工作量大)。才有了在《中国财政》等报刊上刊登《在海那边》《源远才能流长》等采访报道。才有了在《广西日报》等报刊上发表《从萧何爱书说起》《豺咬杀羊及其他》《莫以亲疏定优劣》《从算缗告缗令说起》等“今日话题”“思辨一得”。才有了在《广西财政》等杂志上谈论《增强生命线意识搞好财政工作》《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艰巨复杂性》《从三大检查中看精神文明建设》《从财税违纪现象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等话题。才有了在《中国财经》《改革与战略》《经济参考》等杂志上挥笔《主权外债与财政风险》《县级财政的困境与出路》《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低的原因分析》等业务性文章。才有了《广西财力研究》《财源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高新技术企业认定ABC》等“八股文”专论。才有了《我区集体私营个体经济对财政贡献率低的原因剖析》被时任自治区财政厅厅长作了“这课题很有针对性,此稿下了很大功夫,引用大量数据论证,比较成功,建议单编加按语发到县以上财政部门”的批示;《我区中央专项借款使用管理与偿还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建议》被时任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作了 “请形成专题工作意见,以政府文件形式转发各地执行”的批示;《加强政府债务管理提高政府诚信形象》被时任自治区财政厅厅长选为全区财政系统处级干部学习的内容;《广西政府债务状况的调研报告》被时任自治区政府主席与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作了“政府债务值得高度重视,并要防患化解风险”的批示;《推行值日班长制度的做法与体会》在《新境界》上发表并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干教处专呈;《对跟踪落实国务院批转广西请求调整税收管理政策的看法》被现任自治区财政厅厅长黄伟京作了“我厅及自治区有关部门确实存在请示报告后没有及时、反复跟踪落实的问题,确实一些政策、资金不努力汇报,等是等不来的。涉及财税事项我厅要主动,涉及其他部门的,我厅有义务督促办公厅和部门要及时汇报”的批示……有的还被选为业务培训内容到区直或南宁、梧州、桂林、贺州、崇左、北海、玉林、贵港、百色等市县讲授。
00之所以写这本以数字话说广西的书,起因于自治区领导在相关业务工作上批示的启示。如自治区党委彭清华书记在争取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事项上的批示,自治区政府陈武主席在应对税收跨省流出问题中的批示,自治区政府黄道伟常务副主席在抓紧跟踪落实请求调整央企驻桂机构税收政策上的批示,自治区政府唐仁健常务副主席在财政金融部门处级干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上的党课等。看着、听着这些非常有针对性的批示或讲话,让从事财政工作30多年的我陷入了长时间的思索。长期以来,广西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虽然各个领域取得了全面快速的发展,但与兄弟省区比较起来,为什么经济规模还是那么小、公共财力还是那么薄、人均收支还是那么低、税收流出数额还是那么大、贫困人口还是那么多?在争取中央政策或资金等支持的事项上为什么往往主动作为不够、沟通汇报不够、收效作用不大?甚至有个别县市在中央部门下发紧急通知多次催要材料的情况下仍视而不见?这些问题的产生和长期存在,原因固然多种多样、百理千条,但我认为,根源之一恐怕主要的还是在思想认识上。也就是说,由于对广西这个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的具体客观实际情况了解得仍不够全面、仍不够深入到位,因而在思想认识与工作行动上没有及时地、很好地根据壮乡这个最大的特点、最大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地来创造性地贯彻执行落实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甚至还存在或出现了许多“过于唯本”“过于唯上”“过于唯文”的言论与做法。比如,在国家财税经济大政策的环境下,作为少数民族自治的地方,广西是否有必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多方争取中央给予更多财税支持政策、更多资金的具体请求事项上。有一种观点或看法认为,在现行的体制下如果没有中央发声,地方就算如何发力如何跑“部”前进都没有用,主张“等”中央有明示再说。撇开其他因素不论,我以为存在“等待、唯上、照搬”的观点或做法,其成因与没有充分了解广西的历史、概况,特别壮乡仍然是个经济十分落后、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又是一个远离祖国心脏、盘踞护卫着南疆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这一具体实际情况以及没有根据形势发展变化而相应地与时俱进有着一定的关系。我想,假如知道了壮乡的具体实际情况,相信每一位稍有责任心又敢于担当的,特别是吃广西饭、喝广西水、睡广西床、住广西屋、领广西工资的在桂工作生活的人,关心支持广西特别是有一定话语权的人,都会在思想上不违背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去从中央、从外省为广西争取得到更多的钱、更多的物、更多的有利于壮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快速发展的政策的。退其次,如果读者能在本书中得到的哪怕是只有一点点的对广西建设发展有利的启示或灵感,笔者心也足矣。
基于上述,思来想去,站在“实”的角度,本着“实”的要求,从着“实”的需要,最终决定从壮乡的经济社会并与人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为基点,通过对数据解剖的方式来阐析新中国成立65年以来壮乡的变化发展这样一个题材,写一本以体现壮乡“过去与现在、昨天与今天”经济社会真实状况的书。在重点于壮乡与自己纵向比的同时,更着力于广西与兄弟省的横向比,力求更加全面、更加详细、更加真实、更加客观地透视出壮乡故土的“全国味”。力求在这些枯燥无味但又裸露着真实客观故事的数字中图表里,不仅能看到65年来壮乡的巨大变化,更要力求找到找准广西65年来与兄弟省区的差距及原因。体味着这些数据中隐含着的甜酸辣苦,想象着当中的义务与责任。让生活工作在壮乡的各民族兄弟姐妹们更加继续积极努力,戒骄戒躁,取长补短,虚心向兄弟省区学习,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加快建设社会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步伐,共同构筑更加美丽、富强、文明的家园。
有鉴于此,本书从人口数量、经济规模、财政收支、中央财力补助、社会投资、存贷款额、上市公司、工农林牧渔、社会消费量、进出口贸易、城乡居民收入、教育卫生、社会保障、观光旅游等经济社会的有关主要指标着手。在横向上,拿来了同是自治区的4个省份、同是人口数量接近的4个省份、同是邻居的5个省份、同是少数民族较多的8个省份、同是边疆的8个省份、同是西部的11个省份的资料数据,与广西的进行比较分析。甚至还尽可能地找到相关指标排在全国前3名或后3名的省份、找到紧挨着壮乡的前3个省份或后3个省份的资料数据,再来与广西的进行对比剖析。从纵向中,选取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一直到2014年这65年以来的这些指标的数字数据,来尽量进行全面、客观的对比分析。在力求尽可能地反映各个经济社会指标在不同时期不同年份不同表现的同时,又更加侧重地对广西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收支状况以及中央补助资金这三大块内容,进行更全、更多、更深、更细、更密一些的比较、分析与阐述,试图揭开壮乡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变化发展过程中更多的“面纱”,甚至是触及更多的“肉骨”。
本书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即书中的第一章到第十五章“壮乡的昨天今天”。在运用大量数据说明广西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重点解剖了65年来壮乡与全国、特别是与兄弟省区对比后存在的差距。第二部分即《说在后尾》,根据壮乡的实际情况特别是存在的不足,结合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笔者浅说几句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区如何紧紧依靠党中央,充分利用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法规和充分发挥海陆与东盟相邻的地缘优势,写好灿烂明天的文章。
本书中所有的数字或数据,绝大部分来自于相关年度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新中国50年统计资料汇编》《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省市经济发展年鉴》《中国年鉴》《中国经济年鉴》《广西统计年鉴》《广西财政年鉴》《内蒙古财政年鉴》《新疆财政50年》等。还有部分数字数据来自于有关省(区、市)当年度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或网上的有关资料。这些数字或数据的说明解释、口径范围、调整更正等,具体见相应的《年鉴》《汇编》等资料上的说明,本书一般不作调整或阐清(除非是非常明显错误或矛盾的)。在此,我顺对上述《年鉴》《汇编》或相关资料文章等的出版社及其相关人员表示深深的感谢!
非常感谢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潘鸿权先生、自治区政协原副秘书长谢朝生先生为我这本书题写了书名!
在本书的资料搜集、写作编辑过程中,中国统计出版社、中国财政杂志社、财政部有关司局、相关省级财政厅和我区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民委、语委、党办、政府办、文清办、出版局、统计局等有关处室、税收外流工作小组,以及自治区图书馆何小枝主任、秦东明主任,中国社会出版社总编辑浦善新、编辑杜康等领导、同仁和朋友们提出了宝贵的意见或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帮助。在此,我发自内心地对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还值得一提的,就是我那年近85岁的广西医科大学党委原副书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岳父蔡建章教授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指导性意见,甚至戴着老花眼镜在具体字句上润色;我那宝贝儿子尽管学业繁忙紧张但仍在少许回家之时,与其严谨细致的蔡妈妈和中南财经大学毕业、广西医科大学财务室原主任的陈外婆一起复核了书中许多的数据百分比。在此,我对家人给予的关心与帮助致以由衷的敬意!
应该说明也必须指出的是,由于本人的政策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和写作水平有限,加上抄搬算的数字数据资料多,书中肯定存在着许多的不足甚至是错误之处。一是首先向您致歉并希望能得到您的谅解;二是恳请得到您的指正;三是感谢您细览了拙作并非常感激您提出的宝贵意见!
毛泽东主席指出:“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还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必须清醒认识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和不变。”自治区党委彭清华书记批示:“要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广西区情特点,主动作为、主动汇报、主动沟通,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力保障。”我深知,虽然《壮乡的昨天和今天》谈不上、也够不着是广西的区情,但应该可以说得上是我对65年以来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的一些粗浅剖析并由此而得出的一些体会。
“天下之大务,莫大于恤民。”2018年,将迎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大喜日子。目前,全区各地正在推出并实施60大庆的民生项目。假若《壮乡的昨天和今天》能够给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哪怕是只有一丁点的有益启示、作用或积极意义,那么,本拙作就算是我对壮乡广西60岁生日献上的一朵真挚之花!
今年春节后直至8月份,因工作原因我到自治区政府半年。几个月来,每天触摸着那些纸质已经泛黄、新中国成立65年以来以政府名义印发的文件,每天饭后散步走过大门入口处那悬挂着“开拓务实高效为民”的牌子,每天看到那些忙碌的身影,每天深夜办公楼内仍亮着的许多灯光。我忽然恍悟,在这民乐路1号聚集了几十年的各式公仆们,不正是一直在竭力率先践行着为壮乡百姓添福、为广西众生谋乐的使命吗!
是为写在前面。
2015年12月11日初稿于广西区财政厅1514房2016年7月17日定稿于广西区政府1号楼153房
广西广西!